close
html模版






標題

溫室暖化效應


問題


請問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暖化程度遠超過我們所想像再來的問題就是全球人類的問題我想知道近幾年來我們臺灣島嶼有些地區只要下雨就會淹水如果地球暖化效應直接影響這些低漥地區會不會有天從地面上消失。多嚴重。整座台灣島會因此淹沒嗎?而沉入海底!我們政府有甚麼因應措施暖化嚴重效應可能十年也可能二十年再多些也許明天就發生。誰知道!希望有關地球暖化效應的關連性。懂這方面的知識達人。可否幫我解答。謝謝囉!


最佳解答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全球生態系統最大的問題莫過於環境急劇惡化,其中又以全球暖化所引起的氣候異常,帶來風災水害不斷,土地沙漠化等問題最為嚴重。面對這一波全球環境大災難問題的同時,以「人」為思考的傳統生態哲學,逐漸被取代,以「自然萬物」為主的新深層生態觀念正醞釀成為未來的主流生態觀。 傳統生態觀念在世紀交替之際的大逆轉,二氧化碳扮演相當大的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無色、無味、無毒,普遍存在於大氣層中,任何碳氫化合物,只要經過燃燒、裂解,最後的產物都是水及二氧化碳。如果燃燒不完全,就會產生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物質,包括一氧化碳、多環芳香烴化合物,其中不乏是致癌化學物質。為了保護人類,科學家窮盡各種可能方法,促使碳氫化合物完全燃燒。 這種以人為本的自然生態環境,一直是過去的生態觀主流。各種技術的發展、或生活品質的提昇,也都以人為思考。天生萬物為人類所用,成為推動工業化原動力,凡是對人類有害的事物,都要藉由科技力量排除。但這種思考不到二百年,就受到挑戰。 自然界生態體系大體可分成生產者、消費者、及分解者三大類。綠色植物吸收大自然界中二氧化碳以及水,行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碳氫化合物),第一級消費者的草食性動物再以綠色植物的食物;第二級消費者肉食動物則以草食性動物為食物。這些消費者與生產者死後,則靠著細菌分解者分解成為氮、磷及水等物質,再提供綠色植物所使用。生產者、消費者及分解者成為地球生態系循環不已,生生不息生態鏈。 地球生物第一個生存要件是地球維持一定的溫度體系,不能忽冷忽熱。地球白天經過太陽光照射,溫度升高;夜晚溫度急劇下降。為克服日夜溫差的問題,大氣層中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效應氣體,由其在白天中吸收太陽光熱能,到了晚上再釋放出來,以提高夜晚溫度,減緩地球日夜溫差的問題。因此,二氧化碳在保護人體健康,維持地球適於人類生存上,是主要功臣。但隨著工業化革命後,二氧化碳的角色發生顯著改變,甚至成為廿一世紀最大的環境殺手。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濃度是維持一定的,大約是二百八十PPM(一PPM為一百萬分之一),如此地球才能維持恆溫狀態。要維持二氧化碳濃度的穩定,就是靠著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的生態鏈。 自從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整個生態系起了極大的變化,人類開始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並且大量砍伐森林,造成二氧化碳急劇增加,目前大約是三百五十三PPM,每年仍以○?五%的速率增加,也就是說,包圍地球的溫室氣體變厚了,地球被包在更厚的「毯子」裡,全球暖化問題於焉誕生。因此造成許多地區出現怪異的天氣。原本冬天溫暖的美國加州,頻頻被風暴偷襲;墨西哥灣東南各州龍捲風不斷;太平洋颶風不斷;加拿大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發生暴風雪;熱帶地區出現百年以來第一場雪;巴布亞新幾內亞在遭地震引發大海嘯前,面臨五十年最嚴重的乾旱。各種環境災難還包括乾旱引發森林大火、海域珊瑚白化、食物鏈的基礎海中浮游生物嚴重減少,沒有食物可吃的魚類及鳥類因此不是死亡,就是到別處覓食,嚴重打擊當地生態。 二氧化碳的例子說明了,人類大量的使用化石燃料,創造工業文明,但卻帶來毀滅性的環境災難。這個例子說明了技術不是萬能,必須尊重自然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在生態體系中,人只是其中一份子而已,並非主軸。但人類藉由聰明智慧,利用科技,讓天生萬物為人類使用、差遣。但科技可以滿足部份人類的生活慾望,人類卻無法扭轉可能帶來的大自然破滅的大災難,也因此產生以萬物為本的新生態觀。人類究竟如何面對此一重大問題,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最主要的課題之一。 美國政府聘雇的科學 家今天發布報告警告說,人類二氧化碳廢氣的大量排放 ,將會使地球溫度在下一世紀平均升高華氏三度,約合 攝氏二度。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 (NCAR) 」今天發布 預測報告指出,地球氣溫假如持續暖化升高,將使極地 的冰帽融化、海平面上升、並且擾亂正常的氣候型態, 引發乾旱、嚴重風暴、龍捲風、颶風、冰風暴。 舉例言之,假如地球氣溫持續升高,美國的大草原 地區與西南地區的降雨量與降雪量,將會比平時多增加 百分之四十。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是出資贊助「NCAR」 的機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研究人員賈克柏發布聲明說 :「NCAR的預測模式結果,對地球人類各種恆常活 動所造成的氣候型態變異現象,提供了真知灼見。」 「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上述報告,包含運用電腦 來模擬地球的氣候變化,科學家採用自一八七○年至一 九九○年人類已有記錄的氣象數據來運算,然後預測至 西元二一○○年時的可能氣候變化。 「國家科學基金會」發布聲明說:「假如沒有天災 人禍的重大特殊變化,地球平均氣溫會上升華氏三度 ( 攝氏二度) ,假如二氧化碳的廢氣排放有所限制的話, 地球平均溫會上升華氏二度 (攝氏一點五度),這些溫 度變化比遠自一九○○年代以來的地球暖化效應,還要 高出二至三倍。」 二氧化碳正是科學家所稱的「溫室效應氣體」,它 可協助大氣層吸納熱氣,無法排出,以致會升高全地球 的整體氣溫,二氧化碳之所以大量產生排放,人類燃燒 汽油和煤炭正是罪魁禍首。 這種事 我想只能政府呼籲民眾多多寶楊汽車的排氣管 以及化石燃料少用等等之類的措施,我想應該可以給我們一個美好的地球


其他答案


我蒐集的所有有關全球暖化的新聞,你可以找看看有沒有你想要的資料http://www.wretch.cc/blog/two217京都議定書》公約生效台灣躲不掉2005/02/16延宕多年、拯救地球最關鍵的環境公約「京都議定書」,確定將於2005年2月16日生效。台灣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百分之一的觀瞻「貢獻」,加以沒有參與管道的特殊國際處境,怎樣在推動排放減量過程找到台灣的永續發展模型,也基於地球村的一員共同為拯救地球行動盡力,是個急迫且高難度的問題。京都議定書實質上是調整一國能源結構、產業政策及節約能源等生活全盤轉型的地球村最大規模的環境運動。但對照台灣的現況,能源高達百分之九十七仰賴進口,產業以耗能的傳統製造業為主,人民的節約能源概念大幅不足,樣樣都是極端不利的局面。更糟糕的是,工業先進國家已經為溫室氣體減量作了十餘年準備,而數字顯示台灣過去十年的減量工作不但完全空轉,甚且每下愈況。沒罰責有牙齒製程不環保就別想接單儘管負責台灣因應京都議定書的操盤手、行政院永續會執行長葉俊榮很不樂意見到國人以怕被制裁的心態面對議定書生效;事實上,國際環境公約也多採鼓勵作法;但是國人、政府、企業絕大多數看待國際環境公約仍然是從擔心遭制裁出發。京都議定書確定二月十六日生效的第一時間,前行政院長游錫大動作宣布自任因應議定書生效小組指揮官,台大全球變遷中心主任柳中明認為出發點就是怕制裁。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參加了京都議定書生效前最後一次、第十次締約國會議(COP10),他說,議定書雖強調沒有制裁,但它的確是有牙齒的,真正的約束力來自綠色貿易。許多先進國家因為有減量責任額度,相關法令都已做增修,要求產業必須配合。價格已不是國際貿易的唯一因素,增加了對環境友善的要求。台灣早被盯上二氧化碳量全球排名22他說,包括SONY、DELL等有商譽的跨國企業,老早在它的採購規格上列出環保要求,這些跨國企業會這麼做,一方面是它所屬業別公會的要求,也為了公司形象考慮。如果想要接單子,製程就得符合環保要求;而且連帶下游協力廠商一併要求。曾多次參加COP的台科大教授顧洋不說制裁,用詞改為「台灣跑不掉」。他說,當有責任減量的歐洲光電大廠要求韓國三星電子也應公平減量時,台灣的宏碁、奇美、台積電一個也跑不掉,同業都花鉅資改善製程減排溫室氣體,怎麼會讓台灣在外面低價競爭。清大科法所所長范建得提醒,不只業別公會的綠色生產要求是「牙齒」,國際商會(ICC)也早有共識,將在國際商務往來中增加綠色貿易條款來要求所有員。COP10台灣團副團長、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的觀察更讓人隱約感到情勢對台灣不利,他說,台灣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居國際第二十二位,國際能源總署(IEA)在會場公布排放量排行榜,不是公布到前十名或二十名的整數,而是公布前二十二名,讓六千與會者都知道台灣也是進榜大戶,為什麼這麼做,曲新生認為不是巧合。大國斥資降溫一為降成本二為創商機京都議定書既然沒有制裁條文,也在多次COP場合強調應該秉持里約宣言精神,鼓勵大家參與,不應該虛設一些貿易障礙或懲罰;在這樣「溫和、友善」的環境下,為什麼許多國家、跨國企業都願意投入鉅資去做減排溫室氣體的努力?清大范建得教授在義大利米蘭COP9問杜邦一位高級經濟分析師這個問題,老外的回答是:「一是為了公司形象,二是降低生產成本,三是創造商機。」結束歐陸訪問學者行程的中原大學李河清教授,談到包括德國、英國等歐陸國家全心全意投入溫室氣體減量的「環保模範生」情境,多少也憂心台灣的遲無行動。她特別提醒,台灣千萬不要以為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台灣因此可以有觀望空間,事實上,布希政府並沒有排斥美國對地球的減量責任,已提出二○一二年降低百分之十八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中鋼做得不錯能源省幾%就省多少億台科大顧洋教授推崇中鋼減量做得很好,解釋是因為中鋼在世界鋼鐵業公會的重量級地位,這個業別公會願意加上自律文字,要求會員做減量努力,顧洋解釋,除了公會形象,更重要是降低成本,「節約能源一兩個百分點,就是多少個億」。顧洋解釋業別公會這些「私部門」,會在沒有制裁文字情況下推動綠色自律,「他們不是傻瓜」,一方面是國際業別公會都瞭解自己如果還是照以前生產溫室氣體,「遲早會被盯上」,再者綠色製程確實也是長遠該走的路,否則誰願意放棄手上支出可以轉嫁社會的非綠色生產方式,要花大錢去改善製程?學界對於政府轉型因應的用詞直接,但是政府還是以正向說理,希望讓民眾、產業瞭解順應京都議定書推動產業綠色轉型是個利基。永續會執行長葉俊榮雖沒用「商機」這個詞,但是產業轉換為綠色製程後可獲得的「碳交易」籌碼,其實即是有價獎勵。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直言我們在轉換為綠色生產的潮流下將有利基,台灣的能源科技水準相當高,光是燃料電池、節能服務業,就能讓台灣獲得不少商機。對照美國雖退出締約國,卻大賺其他締約國因應議定書綠色生產轉型得做的軟體建構生意,台灣欲迎還拒、欲拒還迎的舉棋不定,不但徒然貽誤掉最關鍵的因應溫室氣體減量的轉型時機,甚且也丟掉商機。【2005-02-15/聯合報】參考資料:http://mag.udn.com/mag/life/itempage.jsp?f_MAIN_ID=139&f_SUB_ID=115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0727000014KK06825

D33B90058C8D970D
arrow
arrow

    b55nd95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